“钢铁”这个词,可以与很多词联系在一起,坚硬、安全、牢固,甚至冰冷等,而从事钢铁行业的人,通常也被人联想为粗犷、豪放,还有点不拘小节等等,即使在这个行业中的女性,也大多被称之为铁娘子。在这个行业,很少有人用“儒商”这个词来形容一个钢贸行业的经营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天津升久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琨就是这么一个例外,他用自己的闲情逸致,仿佛将钢贸也变成了一件富有内涵的高雅之事。近日,记者赴天津对其进行了专访,探寻一位海归派钢贸企业家的风采。
从旅游到钢贸的高跨度转变
刘琨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钢二代”,父亲一辈子都在与钢铁打交道,并于2007年注册成立了天津升久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因为父亲的原因,他从小对钢铁就耳濡目染。不过一开始,他却并未打算接父亲的班,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他选择的是旅游行业。
旅游行业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行业,每天都在路上,要面对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是一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积攒了丰富的人脉资源,无形之中为自己以后的钢贸经营找到一条不一样的路。刘琨自己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在年少轻狂的时候,可以行万里路,与不同的人交朋友。
当旅游事业正当红火的时候,刘琨又做出了另一个重要的选择,他选择了到新加坡去留学,学习商业管理,也许,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自觉,或许终将有一天,他要接过父亲的班。在他学成归来之际,正值父亲生病,身体不佳,从责任心出发,他接过了父亲的班,在钢铁这个他从小耳濡目染的行业里,开始了自己的经营之路。
不过,即使经营钢贸,刘琨也有自己的理解,他所理解的钢贸行业,并非简单的买货卖货那样简单。在他看来,做生意其实就是做人,他希望在娱乐中将生意做起来,做一个文明的钢贸商。或许这与大家所理解的钢贸商形象不太一样,不过他的这种“儒”却是具有家学渊源,与生俱来的。由于母亲是南开中学的一名教师,而且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从小就受母亲的薰染,对书法也十分热爱,办公室还随处可见母亲的书法作品。
2013年,天津侨联侨菁会正式成立,这也是天津市第一个侨商新生代组织,由海内外侨胞商界新生代和在天津创业的侨商青年组成,刘琨正是其中的一员。他表示,做生意就是做朋友,他更希望将自己展现出来,让更多朋友了解自己,即使在钢贸行业这个看似冷硬的行业里面,也可以有更多真朋友,这是他所追求的一种经营境界,并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多元化经营走集团化之路
钢材是升久公司的主营业务,关于这一点,公司上下从来都是坚定的。在他看来,这是父亲传到自己手里的公司,而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30多年,周围打交道的人,大多是从父亲开始就一直在往来的客户群体,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个品牌做好,做好传承,不能让这个品牌砸在自己的手里。
为了做好品牌,公司对诚信经营十分看重,“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经营宗旨可以看出,诚信在公司理念中,占据着十发重要的地位。或许一个企业没有办法去了解每一个客户,尤其是新客户,但是却可以将企业本身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让大家先了解自己,并最终成为自己的客户。同时,刘琨也不认同钢贸商是夕阳产业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钢贸行业是永远需要的一个环节,钢贸商与钢厂有不同的分工,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在管理上,不同于一般的海归人才相对制度化的管理,他更奉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公司每一个都是精英人才,对自己的职责都十分明晰,制度是冷漠的,但管理却可以是有温度的。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升久公司虽然也遭遇了钢铁行业的整体滑坡,但公司一直经营良好。如今,在钢材业务方面,升久公司主营螺线等建材品种,年销售额十几亿元,与承钢、宣钢等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不过,多元化经营才是升久未来的经营方向,在以钢材做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公司也在积极尝试转型,包括餐饮、平台推广、新能源产业等,各类业务都有尝试。同时,作为海归人员,侨菁会也为他提供了平台,丰富的人脉资源,让他在转型过程中,可以从容地了解自己想要转型的行业,保证每一次转型,都能取得成功。未来,升久公司必然要走集团化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个品牌长久地流传下去。
“科技为先、品质为本、追求卓越、诚信未来”,或许,这十六字的企业文化内涵,深刻地概括了升久公司的发展之路,相信拥有这样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升久也必然迎来一个不一样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