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钢铁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在美国大片里,各种智能的钢铁侠、机器侠等威风八面,甚至担当起了拯救人类世界的重任。当然,现实社会或许没有这么科幻,但绝大多数科幻到最后都会被时间证明,他们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即使今天的钢铁企业可能还没有完全脱离简单制造的行列,但其智能发展的趋势却是不容忽视的。今年年初,西北边陲的宁夏银川,就成立了这么一家具有未来意识的钢铁企业,宁夏宁钢联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他们可能没有大片那么科幻,但却已经走在了钢铁加工的最前沿。近日,本刊记者特地对公司总经理乔宏伟进行了专访,探索这家新公司的新方向。
高标准打造高起步新型钢企
2016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住建厅、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广应用建筑用高强成型钢筋加工配送技术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高强钢筋加工配送技术推广应用,分期分批淘汰现场加工钢筋落后技术。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宁夏宁钢联应运而生。
乔宏伟介绍说,宁钢联智能制造的成立,正是为了改变当前银川地区钢铁行业落后加工的现状,为此,公司投资3.5亿元,将在银川地区建成年产120万吨成型高强钢筋的标准化厂房。这个厂房配套的是最先进的智能制造设备,所要实现的是切割、剪切、弯箍、绑扎、焊接、成型等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不仅如此,除了生产过程,整个服务流程也将是智能化的,建成后的公司将实现钢材深加工、销售、运输、配送等全方位、多功能、一体化的智能服务。
既然提出这样的目标,宁钢联自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乔宏伟表示,为了实现智能制造,公司在多个层面设定高标准,从起步将其做好。一方面,他们将建成标准化的车间厂房,配备智能化的加工设备,并运用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数控钢筋加工生产线和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的数字化管控,从而保证产品的尺寸和精度。另一方面,他们也将利用西北地区的地理优势,借助近年建设银西高铁、包银钢铁、呼兰高铁、青银高铁等重点项目的机会,抓住机遇,让宁钢联智能制造得到最好的检验。
乔宏伟认为,在当前这个钢铁产能过剩的时代,许多钢铁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瓶颈,转型升级从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转型升级的具体方向却一直并不清晰。在他看来,钢材深加工就是他们转型升级的方向,恰逢此时,宁夏自治区发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精神,并提出要在2019年之前力争在整个自治区建成3-5家钢材深加工项目,全面实现工厂化钢筋加工配送。宁钢联在此时出发,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背靠大树好乘凉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宁钢联却对未来充满底气,关于这点,乔宏伟谈到,那是因为他们背靠着宁夏望远现代金属物流集团这棵大树。望远集团作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房地产开发、物流物业服务、钢材贸易、信息化管理、加工配送等多项业务,数家子公司,宁钢联正是望远集团出于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所成立的一家子公司。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成熟的集团企业,望远集团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在指导宁钢联的发展方面驾轻就熟。
“大树底下好乘凉”,乔宏伟自己也这么认为。他表示,在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望远集团都算是行业中的领军者,而且整个集团不仅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思路,还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在望远金属物流园区内,拥有600余家钢材经营企业,每年钢材吞吐量超过280万吨,这在未来都将成为宁钢联的潜在客户。在经营上,他们既可以依靠自身实力向外开拓市场,也能借助望远物流园区的钢贸商资源,实现公司的快速成长。
正是拥有强大的“靠山”,宁钢联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去打造一个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钢铁经营企业。“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这就是宁钢联企业文化,在当下,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计划,将宁钢联的底子做好,真正意义上去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未来,乔宏伟表示,钢铁行业在一个阶段内仍会处于挣扎和变革之中,随着国家去产能力度的继续加大,以及在公路、桥梁、高铁、市政等基建方面的高速发展,钢铁行业会面临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机。因此,对宁钢联智能制造来说,就是抓住当前自治区出台政策的有利时机,借助政策的东风,依靠望远集团强大的背景,努力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使产品工艺更精准,勇做加工行业先锋,用心铸就精品工程,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加工配送中心,奏响钢材加工配送的最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