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兰格首页 >热点人物 >热点人物

于勇做客央视: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产业梦想的奋斗之路

 https://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21/10/8 10:09:24  兰格钢铁
    

10月2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播出“产业梦想”国庆特别节目,精选“产业梦想”系列节目中最具分量、典型性的三家企业——河钢与中国一重、哈电集团,以共和国经济建设时间脉络为线索,回望共和国产业梦想的奋斗之路。

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就中国钢铁的产业梦想如何实现这样的梦想又将如何延续,与主持人陈伟鸿进行了精彩对话。

于勇结合陈伟鸿的提问分享了我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亿吨时身为钢铁人的深刻感受,以及在2006年我国成为钢铁净出口国这一时间节点上,对中国钢铁行业真正实力的思考。

● 1996年我们实现了1亿吨钢,完成了毛泽东主席在1960年的一个目标,另一方面也让中国成为世界钢铁的第一大生产国,这意味着这个国家一个全新的开始。从历史上看,很多发达经济体经济腾飞的过程,都伴随着钢铁工业的巨大发展,可以说每一块钢铁里都蕴藏着一个国家兴衰的秘密。

● 2006年是中国钢铁工业的一个标志性年份,标志着整个钢铁工业供需关系发生根本的转变。这个供需关系的根本改变来源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在追求产量、追求效率,向追求质量、追求品种、追求多元供给转变。

2009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钢铁行业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产能过剩这个原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结构性问题与钢铁牢牢绑在了一起。

于勇就陈伟鸿提出的“当时社会上对于钢铁行业的一些评价”和“打不垮的钢铁人如何以钢铁般的意志开始新的路径选择”等内容,从理性看待钢铁产能、中国钢铁工业路径选择,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是中国钢铁人多少年努力取得的成果,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渴望的目标,我们不能在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不去珍惜。我们现在有了世界最大的钢铁制造能力,拥有世界最好的装备,最好的环保水平、能源利用水平,这是全世界都在羡慕的。


    钢铁“过剩”,理性地讲是供需关系转变。2020年我们生产了10亿多吨钢,并没看到有庞大的社会库存。2006年以后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我们进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周期,中国钢铁工业也在自身调整,产品结构升级、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2013年包括河钢在内,中国钢铁工业一个大的改变,就是围绕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全新的新型客户关系和供需关系。中国钢铁人不仅研究如何多出钢、多出好钢,更在研究客户需要什么钢。


    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开始了新的转型,由生产钢材向生产材料转变,由简单的材料加工向承载技术转变。钢铁工业的发展也遵循着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律,逐步由追求数量、追求规模向追求质量、追求品种、追求创新和材料转变。未来中国钢铁工业的产品将成为专有技术的承载,企业通过钢材向下游客户提供专利技术,那时中国钢铁工业又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兰格钢铁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于勇做客央视: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产业梦想的奋斗之路
  • 何文波:及早谋划、立说立行,推动钢铁行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 李新创:标准赋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
  • 陈德荣:钢铁产能压减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 刘鹤: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 蔡进:四季度基础建设投资或将成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动力
  • 刘世锦: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是短期现象
  • 陈德荣:鞍本联合重组标志着中国钢铁业进入大企业竞争新时代
  • 李新创:鞍本重组重塑钢铁格局,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 杨海峰:心怀“国之大者” 争做行业标杆